四川省健康四川促进会欢迎您!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四川 > 市州动态 >

资阳雁江:聚焦资源协同与惠民服务 协同中心分级诊疗新格局

阅读量:18
【发布日期:2025-10-27 】
【来源:资阳市卫生健康委

雁江区医疗服务体系协同中心是由雁江区人民医院牵头,区疾控中心和区妇幼保健院协同,整合2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的“1+2+21”的新体系。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承接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全面带动区域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在学科建设、运营管理、资源下沉与便民惠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强化资源引进,提升专科服务能力

高度重视学科内涵建设,积极向上对接优质医疗资源。在省级层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4家知名医疗机构建立9个专科联盟。在市级层面,与市中心医院深度合作,建立了涵盖泌尿、肿瘤、重症等领域的25个专科共建联盟。尤为突出的是,柔性引进了来自华西医院、省肿瘤医院、重医附属医院等机构的8位知名专家,设立了“董强”“李强”等8个专家工作室,让本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专家的诊疗服务,显著提升了区域专科诊疗水平。

优化运营管理,促进医院提质增效

着力提升现代医院管理效能。一是建立健全以全面预算和绩效管理为核心的运营管理制度,组建5支专科运营助理队伍,覆盖全部28个临床科室,通过月度运营分析会,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二是多措并举提升运营效率,实施SPD耗材精细化管理,将耗材占比控制在10%以内;推行后勤社会化、节能降耗等措施,2024年累计节约成本超百万元。在医疗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有效实现了成本管控,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动资源下沉,增强基层服务可及性

致力于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共享。一是建成覆盖全域的“三大中心”: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年服务7万人次,急诊报告30分钟内完成;医学检验中心年检测标本20万例;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年诊断2000例,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二是多形式帮扶基层:通过选派骨干驻点任职(6人)、“组团式”巡回帮扶(28人帮扶21家单位)、对口支援(年均300人次)、“师带徒”培养人才(30余名)、医师多点执业(30名医师服务超万人次)以及融入家庭医生团队(53支,年均服务20余万人次)等方式,将技术、管理和服务有效下沉,为基层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三是广泛开展“四进”巡回诊疗,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学校,累计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超500场,服务群众逾15万人次,将健康服务直接送到群众身边。

创新服务模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一是整合设立“患者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30余项,惠及患者10万人次;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为1.2万余人次节约费用6万余元;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222项,为患者节省费用175万元;创新“破窗服务”,实现窗口“零距离”沟通。二是深化便民措施,开设延时门诊服务“上班族”“学生党”万余人次;提供专属陪诊服务,成功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开展上门护理服务500余例。三是切实降低就医负担,通过“临床路径+DRG”双管理,实现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双下降”,2024年门诊次均费用208元、住院次均费用6114元,显著低于省、市平均水平,真正体现了“平民医院”的办院理念。

雁江区医疗服务协同中心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有效发挥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初步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为保障区域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原文链接:雁江:聚焦资源协同与惠民服务 协同中心分级诊疗新格局

主办:四川省健康四川促进会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街道永兴巷15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6621509
蜀ICP备2024116455号 - 四川省健康四川促进会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