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泸州市人民医院苔米托育园揭牌开园,这是泸州首家针对特殊儿童、正常儿童提供“医育融合”服务的托育园,首批开设两个托班,已招收20名特殊儿童。
从医院门诊大厅往里走,穿过住院楼与一条承载着希望的“彩虹"走廊,便能看到苔米托育园。“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托育园名字的由来便藏在这句诗里。这里的特殊儿童,他们即便犹如苔花一般,也在努力向阳而生,静待花开。
泸州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黄萍介绍,托育园秉承“融合教育”理念,为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提供共同成长的环境,“融合教育能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让正常儿童学会关爱、理解和包容,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托育园将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帮助特殊儿童改善身体功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将为所有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兴趣培养、社交能力训练等有利于其全面发展的托育服务,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苔米托育园共开设5个托班,将逐步开放70个托位,其中40个面向特殊儿童开放,30个面向正常儿童开放。托育园是孩子们的“游乐场”,能干的事情真不少,孩子们可以阅读绘本、做手工、听音乐、玩游戏,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
袁阿姨4岁的孙子是苔米托育园首批入托幼儿。孙子3岁时,袁阿姨发现他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常常独自在角落里玩。袁阿姨隐隐有些担忧,带着孙子到泸州市人民医院检查,想要消除疑虑,不料,传来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孙子右脑发育迟缓,患上了孤独症。而后,袁阿姨的孙子开始了漫长的康复之路。
“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孙子与人沟通交流更顺畅了,还会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在袁阿姨看来,苔米托育园的开园是孩子学会独立,更好融入集体生活的“加速器”,也让家长轻松不少,能腾出更多时间完成其他事情。
家里有一个孤独症患儿便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照顾,而李大爷的双胞胎外孙皆有严重程度不同的孤独症,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孩子入托,家长最希望的是他们能打开内心,融入世界。”李大爷说,苔米托育园有专业的幼儿教师、康复师、保育员,孩子托付给他们很放心。
泸州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先德强介绍,苔米托育园秉持“以孩子为中心”的理念,是该院在儿童健康服务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是践行“医育结合”理念的生动实践。该院将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将专业的医疗资源与丰富的临床经验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营养素”,为更多家庭提供科学、专业的托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