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翻开六盘水市2024年度卫生健康工作成绩单,成绩斐然: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全面运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过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搭建实现全覆盖,医改工作在全国地市级行政区排名第22位、西部地区第8位、全省第2位……六盘水市正着力夯实市、县医疗机构专业实力,梯次带动县域医疗次中心、一般卫生院能力提升,规范延伸服务点、村卫生室诊疗行为,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外引内育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近日,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患者——视网膜脱落患者李先生。他也是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核心专家、原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刘文教授的“老病号”。手术后,李先生恢复良好,他对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医护的温情关怀与现代化诊疗环境赞不绝口。 刘文教授是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依托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六盘水市借力东西部协作契机,坚持“引”“育”并举,深化医教协同、订单培养、人博会引才。2024年,六盘水市累计选派56名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到中山市进修,中山市也根据六盘水市医院发展所需,选派32名专家到六盘水市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为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刘文教授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坐诊帮扶 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完善支撑。六盘水市以硬件提升和流程再造为抓手,持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引入高端设备助力精准医疗,在肿瘤诊疗领域投入国际一线设备,通过系统化的医疗设备采购与更新,实现了从基础诊疗到高端手术的全链条升级。 在软硬件加持下,六盘水市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提级。2024年,六盘水市与中山市共建辅助生殖中心、刘氏毫火针疗法非遗传承实践基地、眼科和2个泌尿外科博士工作室,极大提升了医院诊疗能力。与此同时,中医药优势资源不断深化。2024年,六盘水市建设省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特色专科2个、中医优势专科2个、六盘水市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1个,建设省级示范中医馆3个。何成瑶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六盘水市工作站于5月10日在六盘水市中医医院正式挂牌。水城区人民医院也实现了诊疗领域的全新突破,建成导管室并完成177例介入手术,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 “大河有水小河满,提升诊疗能力要从龙头医院抓起,层级带动、分级诊疗,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市一盘棋 县乡村一体惠及群众 优质医疗资源的持续扩容,带动了乡村医疗机构的迅猛发展。 在水城区发耳镇的水城区第二人民医院,78岁的聂忠达刚刚在医院完成扩张型心肌病定期复查后接受了治疗,并顺利康复出院。老人感慨地说:“以前每次复查都要去昆明,费用近3万元,路远且费用高。现在镇里就能检查治疗,费用不到外出就医的三分之一,真是太感谢了。” 聂忠达的顺利康复,得益于乡镇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作为全省首批县域医疗次中心,上级医疗机构长期派驻专家坐诊,引进新技术,增设了胃镜室、透析室等11个科室,拓展了腹腔镜、膝关节置换术等21项诊疗业务,基本解决了辖区及周边乡镇15万多人口的就医需求。 当前,水城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能够识别和初步诊治的常见病种达到300种以上,可收治住院的病种数超过240种。通过“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倾斜”组合拳,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7.27%,药品耗材价格普降30%,住院日均费用降低8.78%。 钟山区妇幼保健院医师在金盆乡卫生院开展诊疗服务 在钟山区金盆乡卫生院,周边群众的就医感受同样深刻。通过“上带下、引进来”方式,金盆乡卫生院开设了名老中医专家、妇科专家、牙科专家门诊。在卫生院开展高水准诊疗服务的同时,专家通过教学查房等方式传授知识,增强了卫生院的自身“造血功能”。“许多在大城市大医院都一号难求的专家,如今出现在乡镇卫生院的诊室里,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病,太实在了!”一名在医院妇科就诊的村民说。 秉持全市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六盘水市着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市共搭建11个县级龙头医院带动92家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梯次带动医共体模式。2024年获批的4个省级县域医疗次中心已完成市级验收并投入使用,诊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为最大限度惠及广大基层群众,六盘水市坚持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出发,持续加强乡村医疗服务供给。2024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累计达到标准以上共85家,达标率达到92.39%,村民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医防融合 公卫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大爷,您最近身体怎么样?血压还稳定吗?”“您一定要按时吃药,控制好饮食,平时多走动走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近日,钟山区青林乡卫生院医护人员走村入户开展“送医送药”暖心行动,为慢性病患者送去药物和保健知识。 钟山区青林乡卫生院医护人员走村入户“送医送药” 公共卫生是医疗服务的基础,医疗服务是公共卫生的延伸。为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六盘水市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印发《六盘水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试行)》,强化全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同时,加强传染病动态监测预警,组建5支共68人的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开展202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六盘水市持续巩固地方病防控成果,有序推进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和慢病管理工作,做好职业健康工作。全市地方性氟骨症患者管理治疗、艾滋病防治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初中及以上学龄学生结核病筛查任务,职业健康实现“市级能诊断、县级能体检、乡镇有康复站”的目标。 此外,六盘水市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做好妇幼健康及托育服务。市妇幼保健院在全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分类评估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一;275个托育机构能提供托位13439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44个。对于老年人健康管理,六盘水市顺应就医实际,实现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达100%。 “医防融合将医疗与预防服务深度结合,实现‘医中有防’‘防中有医’的健康服务格局。家医服务提供全面、连续、有效的健康管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能够有效控制公共卫生疾病的发生,让群众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果。”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 (原文链接:六盘水市:织密基层就医网底 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